西部路

锦城馆
锦城馆作为地方宫殿,供奉着象征君王的殿牌与阙牌,每月初一与十五,邑城的官吏和书生们会聚于此,朝着汉阳宫殿的方向,行臣下之礼,即“望阙礼”。一般,望阙礼都是在节日或者是国王皇后生日时才举行,而锦城馆的望阙礼则是每月两次定期举行,更加凸显了锦城馆作为地方宫殿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锦官城是地方上难得一见的雄伟建筑物,其抗日精神更增添了其雄壮之感。

正绥楼
顾名思义,正绥楼告诫官场之人要品行端正、心态平和。正绥楼于1603年(朝鲜36年)由当时的罗州牧牧使禹伏龙所建,记载于邑志上。此处悬有与登闻鼓类似的鼓,它就是罗州人民的伸冤鼓,如有冤情,可直接向牧使陈述冤屈。

牧使内衙琴鹤轩
内衙指的是朝鲜时代地方官衙的内宅。牧使工作的地方称之为东轩(外东轩),内衙也称内东轩。琴鹤轩是罗州牧使日常生活的地方,是罗州牧使的内东轩。罗州官衙建筑中,市民们实际可以使用的建筑是“琴鹤轩”。因作为KBS综艺节目的拍摄地而为人所熟知,非常有名,现在是官衙生活体验地。

第七日安息日教会耶稣再临教会
耶稣再临教会是罗州历史最悠久的教会建筑。1914年,在岭南地方活动的传教士李根亿和金锡永被派遣到湖南地区,进行传教活动,而最先受其福音的地方就是罗州。该教会是日强占时期,罗州地区最早建立的教会,而左边部分建筑是1961年重新建设的。建筑风格完全迥异的两所教堂,经历岁月风霜,不断相互融合,成为向罗州人民传播福音之所。

崔溥与梁富豪的宅基地
现在梨花公寓所在地即是朝鲜时代罗州代表人物锦南崔溥生前所居之地。崔溥因作漂海録而闻名。之后,此地住了一位名为梁东浩的富豪。解放当年的除夕,做年糕时发生火灾,烧毁了房屋。梨花公寓西边的石墙则是对过去仅有的回忆。

大麦场路
长长的乡间小道如堵塞的气管一样,中间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形成了相当宽阔的胡同。胡同宽阔甚至于可以作为打麦,晾晒粮食的地方,称之为大麦场路。

西城壁路
罗州邑城与韩国大部分的邑城类似,都位于背山临水之地。前有荣山江,后有罗州的镇山——锦城山。城墙也只有北城墙和东南城墙的一部分是利用丘陵地形建造的,其他部分都是平地砌成的平地城墙,是韩国罕见的城墙类型。

西城门
西城门立于锦城山山脚下,仰望锦城山,守护着山门。西城门原名叫做映锦门。城郭主要用于抵御外敌,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也是防备最薄弱的城门。西城门也曾发生过最激烈最惨烈的战斗,即官军与东学军之间的战斗。

罗州乡校
罗州乡校位于锦城山壯元峰下。高丽成宗于1986年8月下令在12牧设立乡校,罗州乡校也是此时建立。乡校的入口放置有刻着“罗州乡校”字样的石头,与刻有“大小人貟皆河马”的石头并肩而立。

司马斋路
司马斋是通过牛科初试司马试的生员和进士们聚在一起,专研学问培养下一代的地方。假期里,司马斋针对大学生举办汉文古典精读活动,按照小学、通鉴、四书、三经的顺序,系统精读汉文古典。

颐老堂与松树
颐老堂原来是六房之首户长办公的地方。又称为主事厅、户长厅。现在是罗州老人堂。收购主事厅的是罗州颐老会,因此称之为颐老堂。颐老堂最亮眼的当然是松树。因为松树长得像冲天的龙,因此被称为龙松。龙松是海松,是邑城中难得一见的松树品种。

明堂路
明堂路是罗州邑城适于居住的地方,并因此而闻名。很久之前这里就形成了村落,是该地人们的主要居住地。这里曾经有一座为锦城山神祭祀的神殿——祢祖堂。据传,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祢祖堂已不存在,但是罗州郑氏最后一次祭祀锦山山神就是在这里。

社仓路
社仓是指政府存放粮食的仓库。锦城馆后面的路以前曾有存放粮食的社仓,称为社仓路。现在,社仓虽然已经不存在了,而社仓路上树龄达400年的榉树却固执地一直守候在这里。人们称榉树为堂山树,因此这条路也叫作堂山路。

Samaegiwa乡厅
朝鲜时代,辅佐地方官的地方自治机关称为乡厅。地方豪绅咨询和支持地方官政务的咨询机关,同时也是教化地方风俗,约束与现在的地方公务员同等地位的乡吏们的不正当行为的核定机关。壬辰倭乱后,其功能不断萎缩,最终成为了乡厅。

恋爱小路
恋爱小路指锦城馆东侧围墙下的狭长小路。在这条小路上,男女狭路相逢,衣服和身体必会轻轻拂过对方,很容易引发爱恋,因此称为恋爱小路。如今也是热恋女男经常去的地方。

南派古宅
南派古宅为密阳朴氏家宅,被指定为重要民俗文化遗产第263号。南派古宅文化价值很高,该古宅建于20世纪初•中期,完整保留了近代韩屋建筑的变迁建筑样式,同时也是全罗道上流社会韩屋的典型代表。